低端中國:黨、土地、農民工,與中國即將到來的經濟危機

轉錄

無關膚色的種族隔離 https://www.facebook.com/joshu.wang1978/posts/10223503714074749

如果你今天是生在貴州的中國人,你的預期壽命要比生在上海的中國人少五歲。你的孩子的教育經費只有上海孩子的1/4。

如果你生在西藏,就更不幸一點,你的預期壽命要再少五歲。

今天中國農村的平均收入只有每月一千多人民幣(李克強說有六億人),只有城市居民的1/3。
中國城市裡面有68%的男性能取得高中學歷。在農村,這個數字降到13%。結果就是,中國勞工當中高中畢業的只有1/4,比例比巴西、土耳其、南非都還要低。

今天全中國有6100萬的青少年是所謂的「留守兒童」,人數高達同齡人口的1/5。他們的父母去沿海城市打工,但中國獨特的戶口制度不允許他們在戶籍所在地之外就讀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很貴,而且經常違法。

於是這些孩子被迫做選擇。一是與父母分離、回到家鄉就學,但因為隔代教養、城鄉差距等等問題,他們幾乎很難念到大學,就算大學畢業,家鄉的工作機會也很有限,於是還是得到一二線大城市找工作。二是從小待在父母身邊,但是不能唸書,只能打工。

終究,他們會延續父母的命運。

中國政體的合法性在於雖然不讓你有政治表達的權利,但保障老百姓經濟水平的穩定上升。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驚人的經濟成長率可以算是中共實現了這個承諾。然而,鄧小平說過「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如今卻有很多人發現他們怎麼也不富起。自己富不起來也就算了,連他們的子女也富不起來。被壓抑的民怨無處發洩,但它不會消失。

經濟成長的放緩加劇了問題。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六四之後的中國經濟成長率,除了亞洲金融風暴的那幾年,幾乎都有10%以上。2012年掉到了7%,2018年跌到近十年的新低。

人口結構更是難以克服的重擔。人口老化意味著勞工的短缺與老化,年長的勞工想要落葉歸根多陪陪家人,年輕的勞工開始要求更高的薪資更好的待遇,這都讓過去靠大量廉價勞力致富的工廠難以為繼。郭台銘的特助胡國輝對作者說,富士康的員工通常都只能做幾個星期,流動率高達10%。

與此同時,勞工的財富與技術並沒有累積。因為戶口制度的壓制,中國農民工一向都只能屈就於低新的工作,而且因為缺乏妥善的教育、醫療等社會福利,勞工必須有「預防性儲蓄」,不敢花錢。

中國政府希望想把出口經濟轉型為內需經濟,但占人口半數的農民工收入不到每個月一千人民幣。中國中產階級的人數並不如預期的多。

台灣人聽到中國有戶口制度可能不覺得什麼,因為台灣也有戶口,台灣政府也用戶籍來管理你的投票、報稅、就學等等。

然而,在中國,戶口制度幾乎可以說決定你的命運。你是湖南人,跑到北京來打工,不但無法享有北京居民的社會福利,還得接受警察「合法」的盤查,可以任意被拘留,甚至還得付出一筆贖金才能釋放。中國政府在過去靠戶口來管理農民流動,在今日以此保障城市居民的福利。
中國政府已經多次宣示要改革戶口制度,但往往雷聲大雨點小。為什麼呢?因為城市居民支持這個將「低端人口」擋在城牆外的的戶口制度。

我在讀《低端中國》的時候,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要理解中國的戶口制度有一個很簡單的切入角度:其實湖南、湖北、貴州,與廣東、上海、深圳的關係,就是國與國的關係。當你跨越了你的家鄉來到外地,當地政府根本沒有想要把你當自己人來看。你不能享有居民福利,孩子不能念書,還得接受警察刁難,有被驅趕的可能。你等於是非法居留。

因為戶口的限制,中國境內有上億的人淪為自己國境內的非法居民。

但我總編富察指出我這個理解的盲點。他說:「貴州人去廣東可能非法,但廣東人去貴州就沒事。問題不在於國籍,而是權力。理解中國一切都要從權力的角度來看。」

那麼,或許戶口制度更像是一種無關膚色的種族隔離吧。農民這個出生就是讓你次人一等。
《低端中國》最後悲觀的指出,如果中國不能解決勞工就業問題,如果中國無法改革戶口制度,提供勞工基本的社會福利與公平的就業就學機會,如果中國政府無法給占中國人口半數的農民希望,中國的經濟不會有希望,社會也不會安定。

強大的中國對世界是挑戰,對台灣是威脅,但一個動亂的中國也同樣不祥。這是我們得去面對的。

■費孝通的遺願

會選這本書也有兩個很巧的機緣。

2020年3月底,《報導者》刊出了〈大驅逐──不再需要外媒的中國?〉這篇文章。我在文中看到了作者羅谷(Dexter Tiff Roberts )的名字,他剛寫了一本The Myth of Chinese Capitalism。天啊,他從1995年就去了中國作記者,待了23年,一定會有一些東西值得分享吧!碰巧,這時候這篇文章的作者楊智強來訊,說羅谷希望這本書能在中文世界出版,於是他來問我八旗有沒有興趣。

等到書稿完成了,我寫信給中研院的吳介民老師邀請他的推薦,他才說其實他們兩個人是同學,都在哥倫比亞大學念研究所。吳老師說,同學都叫羅谷Tiff。這是第二個緣分。
看到《低端中國》的書名,再看我上面的介紹,有人一定會懷疑「這又是一本見不得中國好的美國記者抹黑中國的書」。

或者,至少,你會懷疑「美國種族問題、階級問題難道少了嗎?有資格對中國說三道四嗎?」
其實這也是我的疑問。我還來不及問作者怎麼看這個問題,但書中已經提供了答案。
在接近尾聲的第七章,羅谷引用了費孝通的話,這位大名鼎鼎的中國人類學家、社會學家。他在距今八十年前寫下了《江村經濟》、《鄉土中國》、《鄉土重建》等奠定中國本土社會學基礎的書,並提出一個農村改革的觀點:#中國的鄉村如果要有發展就要賦予那些飽受歧視的赤貧農民自主選擇權,實現一定程度的地方民主,讓農民可以針對自己的經濟與政治作決策,免於中央一條鞭式的干預與壓迫。

如同2014的許志永因為要求北京的學校向農民工子女開放而被逮捕,40年代的費孝通的建議當然也不被中共接受。1957年,這位中國社會學大師被打為右派,下鄉勞改二十年,直到毛澤東過世。

羅谷寫道:「八十年前,費孝通開始寫文章探討中國鄉村;八十年後,中國鄉村還是一樣在為生活努力掙扎。多年來政府一直在實施經濟改革,投入數十億美元經費進行社福計畫,建設公路、鐵路、水壩,但是鄉村地區依然遠遠落後於城市地區……2013年的三中全會雖然宣布了全面改革計畫,表示最終將會取消實施已數十年之久的各種限制,但是從那時候到現在,政府說的多,做的少。確實有一些地方已經開始允許農民工前往定居,但那些地方都不是農民工真正想去的。城市以外偶爾會有開放土地所有制自由化的案例,但往往目標是要鼓勵土地重劃或規模農業,受益的往往是地方官員和外來的商人,不是本地農民。」
又過了幾十年,羅谷寫下了《低端中國》。他在23年的採訪生涯中,幾乎跑遍了中國各地。在這一本書裡,你可以看到上山下海,拜訪湖北深山中的汽車工廠、陝西秦嶺上的偏鄉小學、安徽鳳陽的改革開放示範景點小崗村(上面還刻著費孝通的字)、海南島上搜刮農民土地的國有農場、東莞台商工廠的員工餐廳與宿舍、富士康的心理輔導室、維權律師的辦公室、村支部書記的會議等等。

當然,本書最寶貴的是他對貴州布依族自治州中的莫姓族人長達幾乎20年的採訪。透過人數眾多的莫家人,羅谷追蹤記錄了一群離鄉背井的農民工的生命史,他們的移動、他們的心情,他們的艱苦,與他們的夢想。細心的讀者也會看到,羅谷在與這些農民工的互動中的熱情、真誠、與體貼細膩。

羅谷承襲了費孝通對底層中國農民的關懷。所以,質問今天的美國是否還有資格批評中國根本搞錯了焦點,真正的問題是為什麼中國人自己能忍受自己國內存在如此不公平的制度、如此巨大的階級差異,而這樣公開的調查報導為什麼得靠美國人來書寫。
我想,可以說《低端中國》是一本對《鄉土中國》致敬的作品。

--------------
★2020《經濟學人》年度好書
★四月博客來選書
聯合推薦:
矢板明夫(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
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
林宗弘(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
胡采蘋(財經網美)
「羅谷在中國擔任二十幾年國際媒體特派員,走遍中央到各省市,見過各路官員與老百姓,以平實可親的筆法,生動的故事,為我們娓娓道來「中國奇蹟」背後的真實……他提到的人物,我也曾經訪談過,包括當今中國副總理劉鶴、勞工組織者張治儒等人,他對貴州炳花村和莫姓人家的訪談與描寫,生動地展現了當今中國的農村議題。我熱烈推介此書。」──吳介民
「《低端中國》是近年來我讀過關於中國的著作中,最精彩、觀點最有原創性的一本。」──博明(Matt Pottinger)
--------------
《低端中國:黨、土地、農民工,與中國即將到來的經濟危機》
The Myth of Chinese Capitalism: The Worker, the Factory, and the Future
作者:羅谷(Dexter Roberts)
譯者:廖世德
出版:八旗文化
日期:2021/03/31
定價:460元

Comments

本月熱門文章

美國硬碟門裡面的中國

黃國昌如何面對柯文哲被羈押 後續民眾黨會變成黃家天下?

台灣民眾應該多了解中國現況 不戰而敗的兩岸心理戰系列推薦

倪匡談愛國教育補充教材

中國壓制網上自由的模式在擴大

西藏問題 ~

中國杭州 乘客脫序霸佔計程車

2019兩岸媒體人北京峰會 台灣媒體參訪團完整名單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的五大案

買可樂作為以物易物的籌碼?!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台灣香港化? 香港大陸化?

在籃網隊的易建聯變壯了

[政治] 李克強猝逝!頻傳鬥習近平 上任10年被批「最弱勢總理」

[籃球] 為甚麼要黑易帝 ? 易建聯加油啊

2024/04 中國廣東爆雨造成水患 不知道中國國民黨立委是否會巡視災區

美國硬碟門裡面的中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兩者之比較

忘了介紹一下 溫家寶之子 溫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