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看狄仁傑 中國版「福爾摩斯」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December 26, 2013 老外看中國 還蠻有趣的阿 老外看狄仁傑 中國版「福爾摩斯」,這一集比較了狄仁傑,與一些西方電影的海報跟鏡頭,算是蠻有趣的。 Read more
黨救了我們 - 醫生的醫術太高明了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December 26, 2013 這篇真的很經典 原本是在討論" 服務員 " 結果看到這個影片真是太妙了,一定要分享一下 ! Read more
台中市長盧秀燕與廣州市長孫志洋最近遇到什麼挑戰? May 11, 2025 盧秀燕具備新聞媒體與長期立法經驗,並在地方政治深耕多年。 孫志洋則有工業、企業管理與省級政府、國企高層經歷,屬技術官僚型領導。 最近政績比較 盧秀燕(台中市長)近期政績重點: 推動「建設豐收年」,2025年預計台中綠美圖、台中國際會展中心等大型建設落成啟用。 捷運藍線預算編列88億元,積極推動捷運路網延伸,並計畫成立捷運工程局。 公車全面安裝駕駛輔助系統(ADAS),提升行人安全,並加強公車駕駛違規取締及教育訓練。 爭取國際賽車展演、舉辦鍋烤節等活動,提升城市國際能見度和經濟活力。 社會福利政策:長輩健保費補助、公托設施增加、教育與社福資源強化,主打「媽媽市長」照顧銀髮族與幼兒,減輕年輕世代負擔。 部分重大建設如清水國民運動中心、海生館等工程有延宕情形,受到議會質疑。 孫志洋(廣州市長)近期政績重點: 孫志洋2024年初正式就任廣州市長,履新時間較短,近期政績以延續廣州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城市治理現代化為主。 據其過往經歷,重視工業轉型升級與招商引資,推動廣州汽車產業、科技創新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著重城市基礎建設、交通運輸體系完善,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等戰略。 具體施政細節因上任時間尚短,暫無大量公開重大新政,主要承接前任市府規劃與廣東省發展政策。 綜合比較 學經歷背景:盧秀燕偏向政治、新聞與地方治理,孫志洋則以工業、企業管理及省級行政為主。 施政重點:盧秀燕強調社福、教育、城市建設與交通安全,並以「媽媽市長」形象推動民生政策。孫志洋則聚焦工業升級、招商引資、城市現代化與區域協同發展。 近期挑戰:盧秀燕面臨部分重大建設延宕的議會監督,孫志洋則處於新官上任、政策延續與推動廣州高質量發展的階段。 總結而言,兩位市長皆有豐富經歷,但背景與施政風格明顯不同,盧秀燕以民生與社福為主軸,孫志洋則著重產業與城市現代化建設。 盧秀燕(台中市長) 主要挑戰與問題: 國際經貿壓力與產業衝擊 2025年美國宣布對台灣課徵高達32%關稅,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台中製造業造成巨大衝擊。盧秀燕需協調中台灣八縣市,爭取中央資源,協助企業分散市場、推動勞工扶助及產業升級,並防範失業潮與產業外移。 基礎建設與都市發展失衡 捷運藍線路線變更導致經費暴增、重大建設如中科二期、台中展覽會館西側展館進度停滯,市府常將責任歸咎中央,未能提出有效解決方案。都市更新、文化發展規劃不足,如「綠川」品牌取消後中區再度... Read more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指揮 top10是誰? 許其亮的排名是? June 02, 2025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指揮決策體系是高度集中的,由中央軍事委員會(簡稱中央軍委)負責領導和指揮全國武裝力量。中央軍委是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武裝力量的最高軍事領導機構,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的制度,也就是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實際上是同一班人馬[1][2][9]。 目前,中央軍委的最高領導人是習近平,他同時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席,是全軍的最高統帥。軍委下設副主席和多位委員,分別負責軍事、政治、裝備、後勤、紀律等不同領域。根據最新公開資料,排名前十的軍事指揮決策核心成員如下: 1. 主席:習近平,為最高軍事決策者,掌握最終決策權[2][6]。 2. 副主席:張又俠,協助主席處理軍事決策與日常指揮[2]。 3. 副主席:何衛東,協助主席並分管相關軍事領域[2]。 4. 委員(聯合參謀部部長):劉振立,負責聯合作戰指揮體系[2]。 5. 委員(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負責軍隊政治思想與紀律[2]。 6. 委員(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張升民,主掌軍隊紀律與反腐[2]。 7. 委員(裝備發展部部長):負責軍事裝備與現代化建設,具體人選依最新調整。 8. 委員(後勤保障部部長):負責軍隊後勤與保障體系,具體人選依最新調整。 9. 委員(國防動員部部長):負責國防動員與預備役建設,具體人選依最新調整。 10. 國防部長:雖然國防部屬於國務院系統,但國防部長通常也是軍委委員,參與軍事決策[1][2]。 中央軍委成員會因人事調整而有所變動,但上述職務代表了解放軍最高層的軍事指揮決策權力結構。整個體系強調「黨指揮槍」,所有重大軍事決策均需經過中央軍委集體討論,由主席拍板定案,確保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1][2][5][9]。 引用: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8%AD%E5%8D%8E%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B%BD%E5%86%9B%E4%BA%8B [2] 中央軍事委員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8%AD%E5%A4%AE%E5%86%9B%E4%BA%8B%E5%A7%94%E5%91%98%E4%BC%9A [3] [... Read more
中華民國國父所謂的十一次革命? February 21, 2016 十次革命起義是指1894年興中會成立之後, 至1911年取得最終成功的辛亥革命之前, 興中會或中國同盟會直接發動或指揮的10次武裝起義。 之後近代史書、中國國民黨黨史,或中華民國的學校教育課本, 往往稱「 國父革命11次起義,10次失敗,終於建立民國 」。 據統計,自1894年到1911年之間發動的革命起義事件計有29次之多, 但其他非國民黨/同盟會體系團體所發動的起義,往往遭到忽略, 如徐錫麟、秋瑾等人在浙江各地發動的光復軍起義。 1911年的武昌起義是中國同盟會外圍組織共進會與湖北新軍革命團體文學社所具體執行。 1.乙未廣州起義 1895年 孫中山率領鄭士良、陸皓東等人,準備襲取廣州。但是事機洩漏,清政府展開搜捕,陸皓東被捕犧牲。 2.惠州起義 1900年 10月8日, 孫中山命鄭士良等人於惠州三洲田(今深圳市鹽田區三洲田村一帶)發動起義。 3.潮州黃岡起義 1907年 5月命余丑起義於潮州黃岡,歷六日而敗。 4.七女湖起義 1907年 9月命鄧子瑜起義於惠州七湖。 5.防城起義 1907年 9月命王和順起義於欽州王光山。 6.鎮南關起義 1907年 12月命黃明堂起義鎮南關,並親臨指揮。 7.欽廉上思之役 1908年 3月27日黃興由安南率革命軍進攻欽州。 8.河口起義 1908年 4月命黃明堂起義於雲南河口。 9.廣州新軍起義 1910年 2月倪映典發動新軍起義於廣州。 10.黃花崗起義 1911年 4月趙聲、黃興等人在廣州領導起義。 後收殮到72具烈士遺骸,合葬於黃花崗。 11.武昌起義 1911年 10月由共進會與湖北新軍... Read more
近代中國女省長與女性政治人物代表 不知道是否有機會出現女性最高領導人 July 14, 2025 近代中國女省長與女性政治人物代表 中國自1980年代以來,女性在政壇的代表性雖然有限,但仍有多位傑出女性擔任重要職位,包括女省長、國務院副總理、政治局委員等。以下依每十年選出三位具代表性的中國女性政治人物,並簡要介紹其貢獻與地位。 1980年代 鄧穎超 全國政協主席,是中共八大元老之一,1983年成為自1949年以來繼宋慶齡之後第二位正國級女性領導人 1 。 郝建秀 1981年任紡織工業部部長,後歷任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是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女性技術官僚的代表 2 。 顧秀蓮 1983年成為江蘇省首位女省長,後任化學工業部部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等職,是中國首位女省長 2 。 1990年代 陳慕華 曾任副總理、國家計委主任,積極推動女性參政,主張政府各級至少有一名女性幹部 3 。 吳儀 1998年任國務院副總理,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具影響力的女性之一,曾主導公共衛生、外貿等多項國家重大事務 3 。 劉延東 1990年代起歷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後來成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是中國女性高層官員的代表 1 。 2000年代 孫春蘭 曾任遼寧省委副書記、天津市委書記、國務院副總理,分管教育、醫療、婦女兒童等事務,是中國近年來最具影響力的女性政治人物之一 1 4 。 萬紹芬 2001年任江西省委書記,是中國第一位女性省委書記,開創女性主政省級黨委的先河 1 。 彭麗媛 雖以歌唱家身份聞名,但自2012年起成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後,積極參與公共衛生、愛滋病防治等公益事業,提升中國女性形象 5 。 2010年代 沈躍躍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曾任全國婦聯主席,長期推動婦女權益保障 3 。 諶貽琴 2020年任貴州省委書記,是中國第三位女性省級黨委書記,也是唯一的少數民族女性省委書記 1 4 。 梁惠玲 2019年任黑龍江省省長,是中國少數女性省級政府主官之一 6 。 2020年代 施小琳 2024年出任四川省省長,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女性省級政府主官,仕途橫跨多省,代表新一代女性官員 6 。 王莉霞 2021年起任內蒙古自治區主席,是現任女性省級政府主官之一 6 。 ... Read more
蔣雨融跟趙紫陽如何改變中國 June 02, 2025 趙紫陽在改革開放中的角色與蔣雨融的代表意義有何差異 ## 趙紫陽在改革開放中的角色 趙紫陽是中國改革開放時代舉足輕重的政治家,1980年代先後擔任國務院總理與中共中央總書記。他主導了中國經濟體制的深層改革,包括: - **農村改革**:率先在四川推動包產到戶與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全國農村改革樹立範例,推動人民公社體制的瓦解[1][2][12]。 - **經濟市場化**: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鼓勵商品流通與個體經濟,建立財政包幹制,促進地方政府與市場經濟的結合[2][9][12]。 - **對外開放**:主導設立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積極推動中國融入國際經濟體系[2][9][12]。 - **政治體制改革**:提出黨政分開、擴大社會參與、強調法治,試圖推動政治體制的現代化與透明化,雖然最終因六四事件受挫並被罷黜[1][3][10][14]。 趙紫陽的改革理念強調「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中國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從封閉走向開放的關鍵推手[1][8][9]。 ## 蔣雨融的代表意義 蔣雨融則是2025年哈佛大學畢業典禮的中國女學生代表。她的代表意義主要體現在: - **國際化與多元價值**:她強調全球化、多元文化、國際合作與人性關懷,呼籲跨越分歧、包容差異[4][5][6][11][15][17]。 - **青年精英形象**:作為中國新一代國際化青年,蔣雨融展現了優異的學業與職業背景,代表中國精英階層在全球舞台上的新形象[4][5][6][15][17]。 - **公共外交與軟實力**:她的演講被部分輿論認為契合中國官方宣傳「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也被視為中國對外展示軟實力的案例[5][13][15]。 - **社會議題關懷**:關注全球貧困、女性權益等議題,展現公益與人道主義色彩[4][6][11]。 ## 主要差異比較 | 層面 | 趙紫陽 | 蔣雨融 | |-----------------|----------------------------------------------------|-----------------------... Read more
1980–2010年中國水災分期整理(以省份為單位)全球變遷造成的 還是長期水利建設的問題? July 14, 2025 以下依據1980、1990、2000、2010四個時期,整理中國各省份重大水災紀錄與特徵,僅列出有明確重大水災新聞紀錄或官方報導的省份,並統計各時期主要受災地區。 1980年代 省份 重大水災年份 主要災情簡述 四川 1981, 1989 1981年特大洪水,1989年逾百縣暴雨,逾千人傷亡 1 2 廣東 1982 北江大洪水,清遠特大洪災 3 河南 1980 南涝北旱,受災嚴重 4 安徽 1980 南涝北旱,受災嚴重 4 1980年代水災以南方流域(如四川、廣東)及部分北方省份(河南、安徽)間歇性爆發為主,部分年份出現極端大災。 1990年代 省份 重大水災年份 主要災情簡述 安徽 1991, 1998 1991年華東水災,受災人口逾4800萬,1998年長江大水 5 6 江蘇 1991, 1998 1991年華東水災,受災人口逾4200萬 5 6 江西 1998 長江大水災 7 湖北 1998 長江大水災 7 湖南 1990, 1998 1990年湖南水災,1998年長江大水 7 2 四川 1998 長江大水災 7 黑龍江 1998 松花江流域水災 7 吉林 1998 松花江流域水災 7 廣東 1994, 1998 1994年珠江流域,1998年長江洪水波及 7 1991年華東水災與1998年長江流域特大洪災影響極廣... Read more
怎麼可以 選擇 January 09, 2020 轉錄 原本,你們怎可能喜歡這種人? 你們怎可能希望,我是這種人? 在公司,該做的工作不去做; 對同事放黑函,失業十幾年; 嗜酒、好賭、甚至廝混酒店; 滿口低俗歧視、浮誇冷笑話; 家族背景是砂石、私校校董; 身邊相挺的是殺警察、混海線、弊案在身的... 我認識往來的長輩們,原本,你們怎可能喜歡這種人?如果都發生在我身上,作為你們的兒子、孫子、朋友、下屬、主管、伴侶、女婿呢? 你們怎可能回答「是」? 是的話,過年大家都來拚酒拚到醉茫茫、講幹話、一起跑酒店。問我工作或結不結婚的正經問題,我就怒答:「怎不問我幾歲處男?別跟我談漱口杯」我講話就恁爸來恁爸去。 但他卻可以是總統? 我和我認識的長輩們,我們都知道,社會有一群人,他們搞營造、搞地皮、搞砂石、搞宮廟、搞工程、搞地方系統頻道、搞八大行業、搞私校、搞壟斷生意,風風光光,地方候選人不分色彩都有。 他們低調賺也就他們家的事,但我們不會想往來,我們都不想變成那樣(雖然是羨慕過他們有錢)。我們信奉的價值觀是「找一種專業養活自己」,安安份份,我活到今日,相信的都是這件事。我相信長輩你們也是。 統獨?民進黨輸贏?年輕人被洗腦? 根本搞錯了。這次選舉我火大,很多年輕世代火大,是因為檯面上有一個候選人,是我們從小建立價值觀以來,一直在對抗的典型。你們長輩也是那麼教我們的。 如果你曾經不甘心一些爛人:「什麼都不會還空降?」「那種髒錢也敢賺?」「爛人也可以當老闆?」「他就很會巴結所以升官」那我的心情就是這樣。 然後那個人,不再是茶餘飯後裡,那個親戚公司的爛老闆、那個朋友公司的爛主管,而是要當你我的總統。 什麼叫給他四年試試看?不然你試試看,讓你最看不起的那個同事升上去當你主管、當你老闆?高雄人在外地,現在都變成笑話了,還要試試看? 什麼叫藍綠一樣爛?民進黨會推出陳歐珀、王世堅出來選總統嗎?是的話,我有良知也不可能投。會 Google 的可以自己查貪腐判刑數量,不要只聽名嘴空口說。退一萬步講,我也不致於認為國民黨全是爛人,但你們卻推出這種沒有專業的民粹候選人? 為自己的前途或為國家總統大位,連選舉行程都排得懶散零落的人。一生講不出一種專業、拿不出一個建樹的人(當立委和北農總經理該有成績吧?但選舉時根本沒當主軸在幫自己宣傳)。一個你們說是救世主、但當初選黨主席卻排不上前三名的人。一個說了... Read more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的五大案 September 01, 2024 轉錄: 農藝女孩看世界 發現身邊失望難過的小草,可以分成幾種: 鋼鐵草:每天看館長跟國昌的直播,人在北檢外面抗議,司法迫害釋放阿北。堅信阿北無罪。 震驚草:怎麼會這樣,事情怎麼會變這樣,誰來告訴我阿北為什麼被抓。 中立草:誰能幫我整理懶人包。 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柯文哲身上五個案子是什麼,我們盡量幫忙整理,如果你真的想了解阿北為什麼被抓,很多東西不可能有多懶,還是要自己看完好多字: 前言: 必須知道的背景知識:什麼是容積率、容積獎勵? 容積率是指總建築面積與建築用地面積的比值,也就是在既有土地面積上,建築物的總樓層面積可以有多少,白話文就是可以蓋幾層樓,這在開發者眼中絕對是獲利的關鍵。通常人口眾多的地區往往建築容積率較高,容積率越高表示土地的利用率也就越高,但是對周邊的城市基礎設施的壓力也越大,因此不可能無限制的提高容積率,所以世界大部分地區對於城市的建築容積率均有法規管制。而依照台灣的法規,容積率的多寡,則與所在地點的土地使用分區有關。 土地使用分區主要分為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行政區、文教區等等;住宅區又可區分為住一、住二、住三、住四等,商業區分為商一、商二、商三、商四,每一個分區的容積率規定均不相同。 而容積獎勵顧名思義,就是開發者若能在其開發土地中為公眾提供便利而讓出部分利益,例如將底層架空作為公共活動空間,政府規劃部門就會提高該土地的容積率上限。以中央政府提供的容積獎勵來說,大致包含「都市更新容積獎勵」、「危老重建容積獎勵」及促進大眾捷運系統土地開發的「聯合開發容積獎勵」;而台北市則訂有《台北市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 京華城的背景 京華城購物中心座落於台北市松山區,2001年開幕時一度是台北市唯一一座24小時營業的購物中心,然而後續因長年虧損,最終於2019年走入歷史。目前京華城已遭拆除,原基地由曾經建設過台北市信義區豪宅「陶朱隱園」的威京總部集團取得開發權,進行都市計畫興建商辦大樓,將改建成擁有4座19層樓高的「京華廣場」,預計2026年完工。 京華城的容積率變化 1987年許水德時期,土地使用分區屬於「工三」,依照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容積率為300%,直到1991年從「工三」 變更為「商三」,容積率為560%。2001年馬英九時期,在土地使用變更前,京華城已獲允建樓地板面積為12萬284平方公尺的工業大樓建築執照;並在2001年間完成... Read more
台中市長盧秀燕與廣州市長孫志洋最近遇到什麼挑戰? May 11, 2025 盧秀燕具備新聞媒體與長期立法經驗,並在地方政治深耕多年。 孫志洋則有工業、企業管理與省級政府、國企高層經歷,屬技術官僚型領導。 最近政績比較 盧秀燕(台中市長)近期政績重點: 推動「建設豐收年」,2025年預計台中綠美圖、台中國際會展中心等大型建設落成啟用。 捷運藍線預算編列88億元,積極推動捷運路網延伸,並計畫成立捷運工程局。 公車全面安裝駕駛輔助系統(ADAS),提升行人安全,並加強公車駕駛違規取締及教育訓練。 爭取國際賽車展演、舉辦鍋烤節等活動,提升城市國際能見度和經濟活力。 社會福利政策:長輩健保費補助、公托設施增加、教育與社福資源強化,主打「媽媽市長」照顧銀髮族與幼兒,減輕年輕世代負擔。 部分重大建設如清水國民運動中心、海生館等工程有延宕情形,受到議會質疑。 孫志洋(廣州市長)近期政績重點: 孫志洋2024年初正式就任廣州市長,履新時間較短,近期政績以延續廣州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城市治理現代化為主。 據其過往經歷,重視工業轉型升級與招商引資,推動廣州汽車產業、科技創新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著重城市基礎建設、交通運輸體系完善,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等戰略。 具體施政細節因上任時間尚短,暫無大量公開重大新政,主要承接前任市府規劃與廣東省發展政策。 綜合比較 學經歷背景:盧秀燕偏向政治、新聞與地方治理,孫志洋則以工業、企業管理及省級行政為主。 施政重點:盧秀燕強調社福、教育、城市建設與交通安全,並以「媽媽市長」形象推動民生政策。孫志洋則聚焦工業升級、招商引資、城市現代化與區域協同發展。 近期挑戰:盧秀燕面臨部分重大建設延宕的議會監督,孫志洋則處於新官上任、政策延續與推動廣州高質量發展的階段。 總結而言,兩位市長皆有豐富經歷,但背景與施政風格明顯不同,盧秀燕以民生與社福為主軸,孫志洋則著重產業與城市現代化建設。 盧秀燕(台中市長) 主要挑戰與問題: 國際經貿壓力與產業衝擊 2025年美國宣布對台灣課徵高達32%關稅,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台中製造業造成巨大衝擊。盧秀燕需協調中台灣八縣市,爭取中央資源,協助企業分散市場、推動勞工扶助及產業升級,並防範失業潮與產業外移。 基礎建設與都市發展失衡 捷運藍線路線變更導致經費暴增、重大建設如中科二期、台中展覽會館西側展館進度停滯,市府常將責任歸咎中央,未能提出有效解決方案。都市更新、文化發展規劃不足,如「綠川」品牌取消後中區再度... Read more